红色经典影视剧包括开掘深度、情感厚度与时代热度 建构起革命史叙事新高度
- 文学
- 2024-12-13
- 61
- 更新:2024-12-13 19:57:38
《志愿军:雄兵出击》中张颂文饰演伍修权
近年来无论是《觉醒年代》《大浪淘沙》《1921》还是《问苍茫》《鲲鹏击浪》《追风者》,都将革命者、年轻人的生存境遇、对人生道路的抉择融会于他们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思考之中,作品中无论是伟人、英雄还是虚构的普通年轻人,如青年毛泽东、李达、陈延年陈乔年兄弟、魏若来……朴素的人道主义情怀、善良正直的人性底色以及忧国忧民的理想主义追求,则是人物得以跨越时空、叩击当下年轻人与广大观众心灵的情感基础。
近年来,重大革命题材(以纪实为主、表现老一代革命领袖)和革命历史题材(以虚构为主、表现普通人的革命斗争与命运轨迹)影视剧佳作连连,在观众中形成了上佳反响,其创作盛况、艺术经验也得到了学界业界的高度肯定,成为学术研究与论坛研讨的热议话题。无论是近期热播的电视剧《西北岁月》,还是近年来《海棠依旧》《伟大的转折》《古田军号》《觉醒年代》《1921》《啊摇篮》《邓小平小道》《大道薪火》《追风者》《革命者》《望道》等一批此类题材影视剧,其创新经验为未来的创作发展提供了思考与展望。
开掘深度: 对党史革命史的探寻钩沉
党史、革命史承载着中华民族追求独立解放的不屈斗争精神,也凝聚着血与火的国族记忆,蕴含着宝贵的革命文化,始终是重大革命题材与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创作的富矿。前文所述的一批优秀影视剧深度开掘这一创作富矿的细部深处,钩沉、探寻新的“历史发现”与“历史细节”,使作品对老一辈革命领袖、将领与英雄的历史功勋、革命生涯、人生轨迹的把握增添了更丰富的审美发现。
正在热播的《西北岁月》书写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西北大地的峥嵘岁月。剧中,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同志的成长奋斗历程,刘志丹、谢子长等陕北革命根据地领导人的斗争生涯,连同西北大地革命战士的前赴后继、普通百姓的悲苦“歌哭”这些此前不为观众所熟悉的故事,在剧中得到了丰富感人的呈现。作品始终葆有庄重而强烈的艺术张力与感染力,成为一部史诗性佳作。
该剧从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李大钊先生英勇就义、革命陷入低潮的严酷背景开篇,起笔便展现了少年习仲勋对中国革命道路的坚定选择、敢作敢为的坚毅个性,以及他在狱中入党、坚定跟党走、为革命奋斗到底的坚强意志,人物眼中炙热的光、朴素平实的人物语言,无不生气蓬勃、新鲜有力。
再如电影《邓小平小道》,讲述伟人邓小平1969年10月至1973年2月期间在江西南昌新建县拖拉机修配厂的工作生活这段此前人们不太熟悉的经历。影片生动展现了邓小平同志的工作日常、照顾鼓励残疾儿子的浓浓亲情,以及一代伟人在小道上无数次往返时对中国国家前途命运的深沉思考;小道,也正是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通向改革开放这一康庄大道思想的宝贵诞生地。在此,大小结合暗合艺术规律的辩证法,以小见大,以小喻大,将邓小平同志的人格魅力丝丝入扣、感人至深地揭示出来。
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中的“历史发现”与“历史细节”,可能是一个之前未曾得到呈现的历史人物、一个历史事件或一段历史材料……在作品中都转变为党史革命史的新鲜审美发现。习仲勋同志加入革命很早,13岁入团、15岁入党,不足19岁领导“两当兵变”,曾被称为“娃娃主席”。在《西北岁月》中,习仲勋最初的少年气被表现得充分饱满,他和父亲关于“天塌下来,让大个儿先顶着”的一段对话饶有趣味:父亲舐犊情深、担忧孩子的安危,而少年习仲勋则是勇毅坚定、敢作敢当。
同时,这种“历史细节”常常伴随着创作者精神灼照的神来之笔,从而超越既有的创作思维。如新近获奖影片《志愿军:雄兵出击》全景式展现抗美援朝战争,片中作为中国赴联合国代表团特派代表的伍修权在联合国义正辞严的抗议掷地有声,代表团成员唐笙高超的英文翻译水平和修养风采令观众眼前一亮,而片中运输车司机爱国华侨赵安南又是神枪手等情节细节,则将揭秘的纪实感与强烈的戏剧性紧密结合在一起,让观众心灵受到精神洗礼的同时,又深深沉醉于影片的吸引力。
另外,这种“历史发现”决不是对历史的猎奇,或是对伟人生平身世的传奇化书写与私密化编造,这方面新世纪之初个别红色经典的改编一度走过弯路。近年来该类创作以历史唯物主义精神与现实主义创作原则来把握领袖英雄的人生沉浮与命运轨迹,并不总是表现伟人的辉煌时刻,也实事求是地表现老一辈革命领袖的人生低谷,如《古田军号》中毛泽东主席一度病苦交加,《伟大的转折》中毛主席在遵义会议前处于被排挤被边缘化的艰难境地,但越是艰难,也越表现出毛主席坚定的革命意志以及他对中国革命前途的高瞻远瞩的预见力。
情感厚度:对革命史上伟人英雄人生情感的亲切触摸
“青春化表达”作为建党百年影视剧创作的重要特征获得了人们的高度认同,但同时更带有普遍性的特征则是该类创作对伟人英雄丰富人生情感的真切描摹,这是拉近革命史上伟人英雄和当下受众的距离、激发普遍审美共情的一把钥匙。
如《西北岁月》中习仲勋对齐心的一见钟情、一往情深被表现得自然美好,毫不拖泥带水,与他果敢坦诚的个性一脉相承,为人物增添了可爱率真的人格魅力。他对百姓牵挂、关心,点点滴滴,无不寄托着深情厚意,贯穿作品始终;一句“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这一边”,朴实亲切,道出的正是他作为人民公仆的肺腑心声。剧中刘志丹的人物形象塑造得也十分成功,为革命全心付出,让他无暇顾及家人而充满歉疚。面对忽然来到眼前的家人,这位铁骨铮铮的革命家内心情感汹涌、泪水长流,也令观众禁不住动容。
再如《啊摇篮》讲述烽火年代中延安保育院的难忘历史,是对建党一百周年真挚清新的别样献礼,剧中丑子冈院长竭尽全力保护红色血脉,她的个性既坚定坚韧又温柔美好,是女性、母性与党性的结合。作品以女人和孩子为表现对象,格局风格却开阔厚重,丑子冈这位半个多世纪前的革命女性就像是人们身边的知心大姐,亲切感人,充满力量。
时代热度:革命史与时代命题跨时空回响,叩击大众心灵
近年来此类影视剧在题材内容上不断寻求拓展,2024年有多部作品涉及金融题材,如《追风者》表现上海金融的股市风云,以及国民党中央银行以改革始、以腐败终的闹剧悲剧,并通过年轻人魏若来的命运沉浮与人生道路抉择,表现了1930年代初中央苏区突破国民党金融围剿和钨矿贸易封锁的曲折故事。而2023年的重大革命题材剧《大道薪火》和《破晓东方》即已不约而同地涉及了金融题材内容,显示出该类创作追求创新的前瞻性。
《大道薪火》将中央红军反围剿与苏区的金融初创相结合,武戏、文戏彼此交织穿插,将故事讲述得起伏动人。剧中毛泽民任银行行长,从一穷二白做起,救助会设计纸钞的黄亚光,历经闽西商会筹款、苏区钨矿贸易无法顺利开展等难题,也表现了毛泽东等老一代革命家的清廉作风与为民初心,对当下观众而言充满新鲜感;同时,经济、金融、贸易正是当下观众所关注和熟悉的时代热点,也让人们产生了强烈共情。这部剧相对2010年播出的《红色摇篮》来说,更是一种新鲜的切入角度,《红色摇篮》主要从中央苏区的军事斗争、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实施战略转移、开始长征等着笔,毛泽东作为革命者、军事家与诗人才情被表现得感人而传神。《大道薪火》则为当下观众提供了一个更为全面深广的中央苏区的全景图。
时代热度,还体现在此类题材影视剧的表现内容触发当代话题,引起跨时空的回响。近年来无论是《觉醒年代》《大浪淘沙》《1921》还是《问苍茫》《鲲鹏击浪》《追风者》,都将革命者、年轻人的生存境遇、对人生道路的抉择融会于他们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思考之中,作品中无论是伟人、英雄还是虚构的普通年轻人,如青年毛泽东、李达、陈延年陈乔年兄弟、魏若来……朴素的人道主义情怀、善良正直的人性底色以及忧国忧民的理想主义追求,都是人物得以跨越时空、叩击当下年轻人与广大观众心灵的情感基础。该类创作也因此能够完成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赋能,借由荧屏艺术搭建、打通当代年轻人学习党史革命史的通道。
当然,叙事手法如悬念技巧、影像风格、新技术赋能以及宣传推广手段等,无疑都将助力革命叙事成功走进观众心灵,而革命史的深度开掘、情感表达的真挚深厚以及表现内容紧密连接时代,或许可以为创作提供更多动力源泉与内容根基。(戴清 作者为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视听艺术专委会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