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人的祖先是哪里来的?
- 时尚
- 2025-01-02
- 17
- 更新:2025-01-02 15:53:04
“青岛是一座移民城市”,这是很多人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然而,青岛人是从何处移民而来?对于这个问题的探寻与解答,其实也是一次寻根之旅。
按照现存的史料记载,青岛人最有可能来自两个地方:一个是山西洪洞“大槐树”,一个是云南“乌撒卫”,而时间则都要追溯到数百年前的明代。
传说朱元璋要饭不成起杀心
“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这是一首在青岛广为流传的民谣 。它代代相传,潜藏着一个宏大背景,那就是明代山东大移民。
“明代为什么向山东大移民呢?主要是因为山东人烟稀少。”岛城著名文史专家鲁海先生对城市信报记者说,人烟稀少主要是因为战乱,而其中又有诸多传说。
第一种传说是,明太祖朱元璋大肆残杀山东人。在这个故事里,朱元璋做乞丐时曾到山东要饭。一日他到了山东的“沂县”(另有说法是“邑县”),看到一个妇女在烙饼,就求她给口吃的。谁知,这个妇女很恶毒,不但没给朱元璋,还把饼给孩子擦屁股之后,丢给一条黑狗吃,然后又放狗把朱元璋给咬了出来。此事让朱元璋怀恨在心,称帝之后,命大将徐达为征鲁将军,说山东“沂县不留”。而徐达错听成了“一县不留”,看到皇帝暴怒之下又不敢再问,于是领兵将山东人屠戮殆尽。
第二种传说将杀人的罪状安在了朱元璋手下大将胡大海身上。同样的讨饭不成遭狗咬的故事,地点也从山东换成了河南。在这个故事中,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后,大赏功臣。而胡大海却金银财宝田宅奴仆都不受,只表明一心要复仇。朱元璋深知胡大海嗜杀成性,犹豫再三,许他“杀一箭之地”。于是,胡大海率军杀到河南境内,此时天上一雁飞来。胡大海心中大喜,挽弓搭箭,一箭正中雁尾。那雁带箭飞过河南,又飞向山东境内。于是,胡大海领军随雁屠杀,直杀得河南和山东两地“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这两个传说故事在山东和河南流传甚广,但是否属实?城市信报/信网记者查询历史资料发现,传说中有太多附会之处,内容也多为虚构。山东虽然确实有地名中有“沂”和“邑”,但并无“沂县”(邑县)。据《明史·列传十三》中记载,朱元璋在南京称帝之前,确曾派徐达为“征虏大将军”,从山东开始,北伐中原。当时“潍胶诸州县”也的确是徐达亲自统兵打下来的,但并无屠城记载。而且,史书中称徐达“所至不扰”,也就是说一路秋毫无犯。此处可见,传说中的“征鲁”应为“征虏”二字的讹传。
如果说朱元璋被人们扣黑锅 ,是因为他后来屠戮功臣,并对文人实行高压政策惹人恨的话,那胡大海则完全是冤枉的。根据《明史·列传第二十一》记载,胡大海从来没机会带兵到河南和山东,他于1362年在浙江金华被暗算而死,此时距离朱元璋在南京称帝还有整整六年。而且,根据史书记载胡大海在大将中,算是比较仁慈的。他常常告诫自己:“吾武人不知书,惟知三事而已:不杀人 、不掠妇女,不焚毁庐舍。”只不过,在《大明英烈传》等演义小说中,胡大海去世的时间被延后了,而且,还被描述成像张飞一样的粗鲁人物,为世人所熟知,于是,就被扣上了“杀人魔王”的帽子。
元末战乱,山东人烟稀少
第三种说法是燕王朱棣——后来的明成祖,年号为永乐。曾经大肆屠杀山东人 。明太祖朱元璋驾崩后,皇太孙朱允炆继位。燕王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子,据说他眼见情势危急,就借清明节给朱元璋扫墓之机,提出“清君侧”“靖难”诛奸的旗号,起兵发难,在民间则称为“扫碑”,后来又讹传为“扫北”。而山东人多有忠君思想,踊跃抗击朱棣军队。这番叔侄大战,致使山东人严重伤亡。朱棣大军攻占南京,篡位成功。后来派兵北上平息边患,借此机会,对曾经抵抗过他的地区进行报复,致使山东十室九空。
这种说法真假参半。朱棣率军南下是实,史称“靖难之役”,山东也确实是主战场,老百姓死伤众多。然而,朱棣对山东的老百姓并未像传说中那样痛恨。据《明史·本纪第五》记载,在朱棣登上帝位之后,就下诏书,免除山东徭役三年,以休养生息。另外,根据正史中的资料,永乐年间确实投入相当多的兵力用于抵御鞑靼和瓦剌的侵袭,但其行军路线并未经过山东,所以根本不可能借北伐机会,杀害众多山东人。
第四种说法是元朝末年,农民起义军与元军的战争,导致山东人口锐减。从《元史》记载来看,这一说法比较可信。当时,江淮地区爆发以刘福通、徐寿辉领导的红巾军起义。其中,由红巾军将领毛贵所率领的东路军于1357年攻入山东,据《元史·顺帝本纪》记载:“十八年(即1358年),毛贵陷济南路,山东郡县尽陷。”
这里应该讲一讲毛贵,他智勇双全,原为赵君用的部将。山东省情网资料显示,1357年春,毛贵率军由海路入胶州湾,突袭胶州。当时,镇守胶州的元朝签枢密院事脱欢仓促迎战,被毛贵杀死。毛贵一举攻占胶西县城,火烧县城。随后,他乘胜攻破莱州、益都和滨州、莒州。第二年,又占领青州、沧州、济南,尽数占领山东。毛贵将山东建为稳固的基地,着手北伐。只不过,他终于未取得成功,反被赵君用所杀。而毛贵部将徐继祖又杀赵君用,起义军各部之间相互仇杀,势力大为削弱。1361年,元军重新占领山东各地。
在此之后,又有明军北伐收复山东的诸多战事。从1357年毛贵攻打山东,到1368年明军收复山东,这11年间山东战乱四起,连绵不断,致使人口越来越少。据《明太祖实录》记载:“特别是山东、河南受战乱破坏最重,多是无人之地”。
以上就是山东人烟稀少的诸多说法,在鲁海先生看来,战争才是罪魁祸首。而如何让山东摆脱战争的创伤,则是整个山东大移民的最宏大背景。
魂牵梦萦的故乡“大槐树”
那青岛人究竟是从哪里移民而来的?流传最广的说法是“洪洞大槐树”。鲁海先生对城市信报记者称,决心采取移民政策的正是朱元璋和他的儿子朱棣。
因为山西地区未遭战乱、人丁兴旺,而且经济比其他地区相对富庶,朱元璋和朱棣先后下诏,强行迁移大批百姓,终点则是人烟稀少的山东、河南等18地。据《洪洞县志》记载,当时采取的政策是“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从1368年至1416年,近半个世纪中,如此大移民前后进行了18次,涉及800多个姓氏,上万个家族。
如此多的移民,怎么会都来自“大槐树”?鲁海先生说,指的其实并非移民的故乡所在地,而是一个聚集点。众多的史料显示,当时的移民主要是底层贫民,没有文化,更没有用文字记载故乡和家事的能力,他们记述并传播信息只能靠歌谣 。这一次迁徙,也被视为人类迁徙史上规模最大,也最惨烈的一次。
传说,当时为顺利完成迁移任务,明朝官吏恩威并用,不惜设下骗局。他们在移民所属的汾州府、辽州府、沁州府、泽州府等地的州府县衙,广贴告示,遍谕乡民:凡愿意迁移者,允许他们到所迁地区“自行置屯耕种,免缴三年赋役”;凡不愿迁移者,限三日内到洪洞县广济寺的大槐树下领取“免迁证”。当时,愿意迁移者占比很少,不愿迁移者则从四面八方来到大槐树下。结果,在那里被官兵团团围住,强行迁到外地。于是,广济寺旁的那棵槐树和树上的老鹳窝,就成为他们关于故乡的最后记忆。
因明朝移民条律中规定,凡同姓同宗者不能同迁一地。相传,移民们为有朝一日骨肉团圆时能够相认,争相把孩子的小脚趾甲用牙咬作两半,作为记号。所以就有了“谁是洪洞迁来人?脱鞋小趾验甲型”的歌谣。当然,对此也有另一种说法,就是官兵怕移民逃跑,用刀在每人小趾甲上切一刀作为记号。
在山东各地,人们喜欢倒背手走路,据说这就是因为移民们在路上总被捆着双手,天长日久就成了习惯,后来解开绳子仍旧倒背手走路。另外,因为移民都被绳索绑着,想上厕所时只好对押解他们的官差说:“差爷,解开手我要上厕所”。而时间长了,也就简化成“差爷,解手”。于是,“解手”也就慢慢演变成上厕所的代名词了。
中国人向来有着极强的寻根意识,而洪洞的“大槐树”也成为山东、河南等地认祖归宗的一个标志,鲁海先生就曾专门前往洪洞寻找祖先。如今洪洞已建起了一座“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门楼正面书有“迁民遗址”四个大字。还有一堵高大宏伟的影壁,上书一个大字——“根”,有一种震慑人心的力度。园中有一亭子,亭内有一石碑,那里便是古槐遗址,上书“古大槐树处”五个大字。门楣上悬挂着一块“寻根祭祖”匾。据记载,这座亭子建于1914年,由曾在山东为官多年的景大启等人募资所建。早年,传说袁世凯手下的兵烧杀掠夺,但当他们进入洪洞看到大槐树后,却纷纷下马,跪地膜拜,高喊“这是我们的老家呀”,不动洪洞一草一木。如今洪洞每年清明节都要举办“寻根祭祖节”,吸引了大批移民后裔前往认祖寻根。
据洪洞县大槐树祭祖园的统计,当年迁往山东的移民,目前已遍布山东省17个市的109个县、市、区,其中也包括整个青岛市。
青岛早期移民是官兵家属 最早街里人家姓胡
除去洪洞大槐树之外,在青岛人中还广泛流传着“祖先在云南”的说法,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而且,青岛市区中最早的居民来自哪里?这些问题费人思量。城市信报/信网记者采访相关专家并查阅大量史料,试图寻找这一历史问题的答案。原来,关于“云南”这一说法所指的并非一个地方,有的确实来自云南,有的则可能是山西的一部分。青岛与山东其他地方不同,有其自身的特点,受明代卫所制影响巨大。而整个青岛街里 ,最早的居民是胡家。
“小云南大槐树”究竟在哪儿
在一些青岛人记忆中,同样是那首关于大槐树的歌谣,但前面的地点不是洪洞,而是云南。这究竟是为什么?为了寻找这个话题的答案,人们不知耗费了多少心血。
青岛市史志办网站登载有岛城文史专家王诵亭的文章《青岛地区明代移民之探源》,其中认为歌谣中的“云南”并非云南省,并列举了几点理由。首先,早在秦汉时期,就有云中的建制,北魏时又设云州,辖今山西大部、河北、内蒙古的部分区域。后来著名的“幽云十六州”中的“云”即为云州。该文章称,“生活在该地区的百姓,为了方便行程和生活等因素,根据区域分野分别呼之为‘云北、云中、云南、云岗、云泉’等带‘云’字头的地名,就是最自然不过的事情了 。当时大同以南,包括太原、洪洞等区域被称为“云南”也就顺理成章。后移民们为了区别已设布政司的云南省,就加上了‘小’字。”
其次,该文引清中叶修纂的《莱阳县志·云南移民考释》予以佐证,其中也称“盖阴山之南,恒山之北”“历年既久,传闻失实,遂胥附于‘云南’之说矣。”而且,槐树本来就是北方树木,怎么会到云南省?
另外,青岛刘树德先生“为了彻底弄清明代移民问题,曾于1984年夏,专程赴浙江省宁波市访问了被誉为‘南国书城’的天一阁,查阅了现存的几部明代云南方志,其中有明正德年间周季凤纂修的《云南志》及明万历年间邹应龙等纂修的《云南通志》。该二志在明修云南志书中均为上乘之作”,“但综观全书,穷源究委,亦未见有片言只字提及明洪武、永乐年间云南移民山东之事。”
王诵亭先生认为,再结合自山西洪洞移民,以及河北枣强作为移民中转站的其他资料,就会得出关于“云南移民”的说法,其实是来自山西的结论。
然而对于这种说法一直都有不同意见,山东省情网登载文章《明朝大移民与山东村落的重构》。其中提到,秦代的“云中之南”,地不在山西;元朝的“云州之南”,跑到了河北。而且,移民的主要迁出地是泽州、潞州,为什么不称“泽南”、“潞南”?
该文还提到另一说法,在自称云南人后裔者中,有一部分人说他们是从云南交趾国大槐树里头村迁来的。在浮山山坡有一处“荒草庵”,其间流传一个故事。故事称,明初,官府从云南交趾国大槐树绑来一批人。且说这队人中,有王斗、徐静和兰小三3户人家。下船后,押送的官兵放了心,给他们发了3个月口粮,还有一些种子和农具,让他们自己找个地方安家落户。王斗、徐静、兰小三带着家人在浮山山坡搭了一座棚子,取名“荒草庵”,就住了下来。后来,云南交趾国来的人都把这里当成了他们的“同乡庙”。
而交趾在古代泛指五岭以南,后来则成为“越南”、“安南”的别称。在明代初年,一批越南人流亡中土,一些越南籍官员被安置在河南、山东。该文章提到:“翻检那些魂系云南的家谱、族谱,发现他们的世系传承了20~22代,若按一代间距25年计,他们涉足山东的时间与宣家安置越籍官吏的时间大致吻合。”
大部分青岛人来自云南乌撒卫
岛城著名文史专家鲁海告诉城市信报/信网记者:“在青岛早期移民中,从山西洪洞移民的只占一小部分,大部分还是来自于云南。只不过不是大规模移民,而是因为卫所制。”
《明朝大移民与山东村落的重构》一文中称,“在地名普查中,我们发现部分云南移民有具体迁出地。”其中,有的村落来自乌沙卫,有的来自乌撒卫,还有的来自无沙卫、乌河卫。事实上,这些都是乌撒卫的误称。《明太祖实录》卷一四一记载,洪武十五年(1382年)春正月,在云南分设14卫,乌撒卫为其中之一。洪武十六年,乌撒卫改隶贵州都指挥使司。而“卫”为明朝军队最高建制单位,《明史·兵志二》上说:“大率五千六百人为卫,千一百二十人为千户所。”来自乌撒卫的移民应为军队官兵及其家属。明朝各卫所之间军队经常调整、换防。云南移民来自乌撒卫者,即为卫所之间官兵的调防。即墨辛戈庄村《张氏族谱》,记载其祖先张徽自乌撒卫调任鳌山卫,其弟张清自乌撒卫调任浮山前所,遂定居于辛戈庄村。
已故青岛知名文史专家侯文程也写有《青岛地区云南移民初考》一文。他在文中称,青岛各个地区几乎都有云南移民,“所不同的是数量多寡而已”。据《登州府志》附录中之《乌撒考》中记载:“明永乐二年,朝廷曾将乌撒卫的大批汉族军士和军户调往山东,他们从陆路到重庆,乘船渡三峡顺流而下,直抵江苏的扬州,然后转大运河北至淮阴,弃舟陆行,取道赣榆、诸城、胶州而达即墨各地。”所谓云南移民乘船来山东,即指此而言。“青岛市的市南、市北、四方和李沧4个区现有的或已撤销的村庄中,半数以上是由云南移民创建或是后来迁居至此的。如市南区的青岛村、会前村、田家村、辛家庄,市北区的杨家村、夹岭沟、埠西村,四方区闫家山的闫姓、香李村的李姓、湖岛村的王姓、沙岭庄的曹姓、保儿村的王姓和河西村的袁姓等,都是来自云南的移民。李沧区由云南移民建立的村庄达半数以上。”
侯文程先生认为,明代的云南移民,对青岛地区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功不可没。明初,倭寇7次入侵青岛,从洪武二十一年(1382年)起,青岛沿海设置卫、所后,军寨、墩堡星罗棋布,,使倭寇不敢轻易来犯,窜往浙、闽沿海一带。“青岛地区云南移民的祖辈都是跟随朱元璋起兵的农民,他们祖籍大多为安徽、江苏等地。青岛地区的某些方言、民俗与江淮地区极为相似,如咸菜在苏北称“盐渍”,而青岛地区的萝卜咸菜因是挂起来晾晒,所以称为“挂渍”。由于云南移民的特殊经历和处境,逐渐影响并形成了青岛地区敦厚 、友善、睦邻、节俭的民风。”
最早的街里人姓胡
按照鲁海先生的说法,当年从乌撒卫迁移来的人中,有一户姓胡,在现在的迎宾馆一带生活,建起胡家庄,这也是最早的街里人。
在明朝万历年间,在如今的人民会堂一带形成了一个青岛口。至清朝时,青岛口已经较为繁荣,天后宫碑文记载称“旅客商人云集于此”。1891年青岛建置时,此处已有60多家作坊 、商店。此时,胡家庄也不再用本来的名字,而成为青岛口的一部分。根据鲁海先生介绍,胡家的后人中曾出过几位“大人物”。清朝时,有一个开烧酒作坊的,名叫胡增瑞。他也是青岛口商会会首,商会就设在天后宫。而天后宫也是他捐款修建。
胡增瑞有子名为胡存约,在青岛也是比较有名的人物。胡存约开有杂货店 ,名叫瑞泰协。这时已到了德国占青岛时期,胡存约当过青岛商会会长。当时,德国人共聘请了四个中国人任参事,胡存约就是其中之一。胡家人丁兴旺,胡存约有三子,分别叫胡毓岱、胡毓嵩和胡毓华,也各有成就。
鲁海先生说,胡存约有一本名为《海云堂随记》的书,这是唯一记载德占青岛之前的青岛面貌的书,里面记录了当时的饭店、酒馆、过年习俗等。假如没有这本书,今人恐怕就不知道德占青岛之前,究竟是什么样子了 。
除去街里之外,市区其他地方也早有人来。早在明英宗天顺年间,来自云南的王龙、王虎兄弟二人,携家眷在太平山西南坡立村,取名会前村。他们也被视为青岛市区这一支王姓的始祖。当然在整个青岛地区来看,王姓则早已有之,最早可以追溯至秦代的王元,是一代名将王翦的曾孙。
1898年,德国强租青岛之后,征收了会前村全部土地,废村拆房,此后又建起森林公园。而会前村村民则分别搬迁至现在浮山所、沙岭庄、八大湖和即墨沟岔等地。如今在中山公园里,还有个会前村遗址。
此外,在浮山所还有梅、白、安、粱等姓氏。鲁海先生称,其祖先本来是蒙古人。明英宗时期有“土木堡之变”,后来明军又大败瓦剌,瓦剌同意派人护送明英宗回京。后来,明英宗给送他回来的几名军官升官,派他们到鳌山卫和浮山所任职,并赐以汉姓。在清代王葆崇所编的《世袭达官四姓合谱》中,记载有这一过程。除这四姓,浮山所还有其他军官,先后历任千户的就有苏、余、杨、焦、亢、毛、张等姓氏,另有历任百户的丁 、葛、侯等姓氏。
再到后来,来青岛的移民越来越多。民国初期,青州的满族人大量外流,其中来青岛的大约有七千人,有舒、关、曹等姓氏。“沧口有不少青州人,因为满族人是天足,不缠脚。当时沧口有纺织业,纺织工人需要来回走,不缠脚的更容易干活。”鲁海先生对城市信报/信网记者说。
当然,还有少部分广东人,主要是当买办。关于后来的移民,芝罘路上原来的“三江会馆”就是见证。三江会馆既是商业联谊场所,也是同乡人互帮互助的地方,假如有当地人来青岛无处落脚,可以在三江会馆免费吃住。而所谓“三江”,指的就是江苏、浙江、江西和如今的安徽省。
关于青岛的移民史显然纷繁复杂,头绪众多。特别是近代以来,战火纷飞,而青岛相对安定,周围大批百姓移民至此,各种方言此起彼伏。在融合与碰撞之中,这些都化为这座城市的底色,使其更开放,更包容。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