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正文

递交IPO招股书黑芝麻智能将成「智能汽车 AI 芯片第一股」;云学堂上市在即

  • 新闻
  • 2024-12-14
  • 66
  • 更新:2024-12-14 10:15:47
一周 IPO 动态,覆盖港股、美股、A 股。 本文为 IPO 早知道原创 作者|C 叔 微信公众号|ipozaozhidao 黑芝麻智能 港股|开启招股 据 IPO 早知道消息,黑芝麻智能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黑芝麻智能 ")于 7 月 31 日开启招股、至 8 月 5 日结束,并计划于 2024 年 8 月 8 日正式以 "2533" 为股票代码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这意味着,黑芝麻智能即将成为第二家以 18C 章程登陆港交所的特专科技公司,也将随之成为 " 智能汽车 AI 芯片第一股 "。 黑芝麻智能计划在本次 IPO 中发行 3700 万股股份。其中,香港公开发售 185 万股股份,国际发售 3515 万股股份。按每股 28.0 港元至 30.3 港元的发行区间计算,黑芝麻智能本次 IPO 募资净额将超 1 亿美元(近 10 亿港元)。 其中,启城发展有限公司(广汽集团间接全资附属公司)和 Joyson Electronic USA LLC(均胜电子全资附属公司)作为基石投资者参与本次发行,累计认购 990 万美元。某种程度上而言,两大产业方参与基石表明了其对黑芝麻智能在智能汽车产业链中价值的认可以及对黑芝麻智能长期发展的看好。 IPO 前,黑芝麻智能还已获得北极光创投、上汽集团、招商局创投、海松资本、腾讯、博原资本、东风汽车集团、小米长江产业基金、蔚来资本、吉利、和玉资本、武岳峰资本、中银投资、国投招商、联想创投等一众知名 VC 及产业资本的投资。 成立于 2016 年的黑芝麻智能作为一家车规级计算 SoC 及基于 SoC 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供应商,现已设计了华山系列高算力 SoC 和武当系列跨域 SoC 两个系列的车规级 SoC;而基于 SoC 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则是集成了嵌入黑芝麻智能自主开发的 ISP 和 NPU 的 IP 核 SoC、中间件和工具链的算法和支持软件,以满足广泛的客户需求。 其中,专注于自动驾驶应用的华山系列高算力 SoC 已实现商业化—— 2022 年,华山 A1000 系列开始量产并交付超过 25,000 片,并跻身全球车规级高算力 SoC 供应商前三。截至 2024 年 3 月 31 日,华山 A1000 系列 SoC 的总出货量超过 156,000 片。截至目前,华山 A1000 SoC 已为吉利领克 08、合创 v09、东风 e π 007、东风 e π 008 等多款车型成功量产。 另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黑芝麻智能于 2020 年开始提供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是中国同业中最早从有关业务获得收入的企业之一。 反映在商业化成果上——黑芝麻智能的客户群已从截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的 45 名增长至截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的 85 名。截至 2024 年 7 月 22 日,黑芝麻智能已与一汽集团、东风集团、江汽集团、合创、亿咖通科技、百度、博世、采埃孚、马瑞利等超过 49 名汽车 OEM 及一级供应商合作。截至同日,黑芝麻智能已获得 16 家汽车 OEM 及一级供应商的 23 款车型意向订单。 财务数据方面。2021 年至 2023 年,黑芝麻智能的营收分别为 0.61 亿元、1.65 亿元和 3.12 亿元。今年第一季度,黑芝麻智能的营收为 0.28 亿元。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预计全球及中国车规级 SoC 市场规模于 2024 年分别增加 36.5% 及 42.6%,且预计中国及全球高算力 SoC 出货量将于未来数年大幅增加。 在即将正式成为 " 智能汽车 AI 芯片第一股 " 后,深厚的技术储备及阶段性的商业化成果或将进一步帮助黑芝麻智能在这一增量空间颇为可观的市场空间中占据更大的份额。 更多详情: 云学堂 美股|更新招股书 据 IPO 早知道消息,YXT.COM GROUP HOLDING LIMITED(云学堂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云学堂 ")于美东时间 8 月 1 日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递交红鲱鱼版招股书,或将于 8 月上旬正式以 "YXT" 为股票代码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 云学堂计划在本次 IPO 中发行 275 万股美国存托股票(ADS),发行区间为每股 ADS 11 美元至 13 美元,承销商另享有 41.25 万股 ADS 的超额配售权。这意味着,云学堂至多通过本次 IPO 募集 3575 万美元(不计 " 绿鞋机制 "),若执行 " 绿鞋机制 " 后的募资规模将至多为 4111.25 万美元。 成立于 2011 年的云学堂创新性地推出了软件与内容相结合的 SaaS 模式,以有效协助客户进行企业学习的数字化转型——具体来讲:通过云学堂的软件,其帮助客户高效地大规模部署基于云的学习平台。同时,云学堂还提供涵盖客户整个企业学习过程的内容,这种内容亦带来了额外的盈利机会,并鼓励订阅续订和追加销售。截至 2024 年 3 月 31 日,云学堂提供了超过 8,200 门课程,覆盖约 20 个行业,总学习时间超过 20,500 小时,其中包括超过 6,800 小时的专有课程。 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和 2023 年 12 月 31 日,云学堂的订阅客户数量分别为 3439 家和 3230 家;同期,云学堂订阅客户的净收入留存率分别为 118.1% 和 101.4%。 截至 2024 年 3 月 31 日,云学堂拥有覆盖大约 20 个行业的 2,434 个订阅客户(自今年 1 月 15 日起,CEIBS PG 不再被纳入财务报表,下同),涵盖财富 500 强企业中的超 180 家,其中包括多个大型和高增长行业的领先企业,譬如新能源汽车、医疗保健和餐饮行业前 20 名企业中的 10 余家企业。截至 2024 年 3 月 31 日,云学堂订阅客户的净收入留存率为 106.1%。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按 2023 年总营收、订阅收入和订阅客户数量而言,云学堂是中国最大的数字化企业学习解决方案提供商。 财务数据方面。2022 年和 2023 年,云学堂的营收分别为 4.31 亿元和 4.24 亿元。今年第一季度,云学堂的营收为 0.83 亿元,2023 年同期为 1.22 亿元。 2022 年、2023 年和今年第一季度,云学堂的毛利率分别为 54.0%、54.1% 和 62.6%。 2022 年和 2023 年,云学堂的净亏损分别为 6.40 亿元和 2.30 亿元,同比收窄 64%。今年第一季度,云学堂扭亏为盈,净利润为 0.35 亿元,2023 年同期则净亏损 0.65 亿元。 成立至今,云学堂已获得朗玛峰创投、SIG 海纳亚洲、云锋基金、大钲资本、腾讯、经纬创投、红杉中国、弘卓资本等知名机构的投资。 IPO 前,云学堂创始人兼董事长卢小燕直接持有云学堂 16.9% 的股份,联合创始人兼 CEO 祖腾及联合创始人丁捷分别直接持有云学堂 2.4% 及 1.6% 的股份。 此外,大钲资本持有云学堂 20.1% 的股份,为最大机构投资方;云锋基金、腾讯、SIG 海纳亚洲、经纬创投和朗玛峰创投则分别持有 15.1%、13.2%、7.1%、5.6% 和 5.3% 的股份,亦为主要机构投资方。 云学堂在招股书中表示,IPO 募集所得资金净额的约 40% 将用于研发和技术投入,以增强和扩展产品解决方案;约 20% 将用于营销和品牌推广;约 20% 将用于能够补充现有业务的战略投资和收购;以及约 20% 将用于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更多详情: 太美医疗科技 港股|更新招股书 据 IPO 早知道消息,浙江太美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太美医疗科技 ")于 7 月 30 日更新招股书,继续推进港交所主板上市进程,摩根士丹利和中金公司担任联席保荐人。 成立于 2013 年的太美医疗科技主要为生命科学行业的产业链各方设计并提供专业的软件和数字化服务;同时,基于自身对生命科学的经验和洞察和对先进技术的创造性组合运用,太美医疗科技正在建设新一代数字基础设施,以加速创新药及医疗器械等生命科学产品的研发和营销。 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太美医疗科技是国内唯一一家能够为生命科学行业提供从研发到营销的一站式数字化解决方案的供应商。截至 2024 年 3 月 31 日,太美医疗科技提供超过 40 项软件产品和数字化服务,可满足生命科学行业内不同组织及角色的需求,涵盖试验设计及管理、患者招募及随访、数据收集及分析、远程监控及销售关系管理等多种场景。 截至 2024 年 3 月 31 日,太美医疗科技已为 1,400 多家制药企业和受托研究机构提供服务,覆盖全球 25 大制药企业中的 21 家以及中国医药创新企业 100 强中的 90 家。 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按 2023 年收入计算,太美医疗科技是中国最大的生命科学研发和营销数字化解决方案供应商,为生命科学研发和营销提供最全面的解决方案。截至 2023 年年底,在中国为制药和医疗器械公司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的公司中,太美医疗科技所服务的制药和医疗器械公司的数量最多。另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按客户数量计算,太美医疗科技同样已成为中国生命科学研发和营销领域应用最广泛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供应商。 财务数据方面。2021 年至 2023 年,太美医疗科技的营收分别为 4.66 亿元、5.49 亿元和 5.73 亿元,今年第一季度的营收相较 2023 年同期进一步提升至 1.32 亿元。 成立至今,太美医疗科技已获得腾讯、经纬创投、凯风创投、北极光创投、五源资本、软银中国资本、赛富投资基金、浙商创投、元生资本、常春藤资本、云锋基金、高瓴创投、未来启创基金等多家知名机构的投资,累计融资超 20 亿元人民币。 IPO 前,腾讯和经纬创投持有太美医疗科技超 10% 的股份,为前两大机构投资方。 更多详情: 正力新能 港股|递交招股书 据 IPO 早知道消息,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正力新能 ")于 2024 年 7 月 26 日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主板挂牌上市,中金公司和招银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成立于 2019 年的正力新能作为一家动力及储能电池制造商,现可提供电芯、模组、电池包、电池簇、电池管理系统的一体化方案,致力于拓展电化学产品在陆海空互联全场景下的大规模应用。 值得注意的是,正力新能是中国动力电池前十企业中(按 2023 年装机量计算)极少数拥有汽车零部件基因的公司。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按 2023 年动力电池装机量计算,正力新能在中国动力电池市场排名第 10 名,在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市场排名第 7 名,在三元动力电池市场排名第 8 名;按 2023 年装机量同比增速计算,正力新能在中国动力电池市场装机量前十的企业中排名第 2 名,在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市场装机量前十的企业中排名第 1 名;按今年第一季度的装机量同比增速计算,正力新能在中国动力电池市场装机量前十的企业中排名第 2 名,在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市场装机量前十的企业中排名第 1 名,在三元动力电池市场装机量前十的企业中排名第 2 名。 截至目前,正力新能的动力电池客户包括大型央国企、造车新势力以及跨国领先整车企业,尤其在一汽红旗、广汽传祺、零跑汽车、上汽通用五菱、上汽通用等全球多个龙头企业核心车型的电池产品供应份额持续提升。截至 2024 年 3 月 31 日,正力新能对零跑汽车核心 BEV 车型的销售渗透率以及对上汽通用核心 PHEV 产品 GL8 陆尊 PHEV 渗透率超 50%。此外,正力新能还与德业股份等企业围绕储能电池开展合作,并积极寻求与航空、船舶领域的客户推进产品的量产合作。 财务数据方面。2021 年至 2023 年,正力新能的营收分别为 14.99 亿元、32.90 亿元和 41.62 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 66.6%。今年第一季度,正力新能的营收从 2023 年同期的 2.27 亿元增加 224.2% 至 7.37 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递交招股书前夕(7 月 24 日),正力新能为 B 轮融资订立增资协议,彼时的投后估值为 182 亿元人民币。2022 年,正力新能完成了 24 亿元人民币 A 轮融资。 更多详情: 鞍石生物科技 A 股|签署辅导协议 据 IPO 早知道消息,北京鞍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鞍石生物科技 ")于 2024 年 7 月 23 日同华泰联合证券签署辅导协议,正式启动科创板上市进程。 成立于 2018 年的鞍石生物科技专注于抗肿瘤创新药物的研发,布局肺癌、脑胶质瘤等多个肿瘤治疗领域,开发旨在克服现有疗法局限性的创新药物("Best in class" 及 "First in class")。 目前,口服小分子 MET 抑制剂「万比锐 (伯瑞替尼肠溶胶囊)」是鞍石生物科技的首个商业化产品,适应证为用于治疗具有间质 - 上皮转化因子(MET)外显子 14 跳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今年 4 月,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公布了伯瑞替尼用于既往治疗失败的具有 PTPRZ1-MET 融合基因的 IDH 突变型星形细胞瘤(WHO 4 级)或有低级别病史的胶质母细胞瘤成人患者。这是继非小细胞肺癌适应症后,伯瑞替尼在中国获批的第二项适应症,也是我国在脑胶质瘤 MET 靶向治疗领域首个完全获批的小分子靶向药物。 除伯瑞替尼外,鞍石生物科技的另一款产品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小分子抑制剂「安达替尼(PLB1004)」。I 期临床试验数据显示,该药物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同时超过 60% 的肺癌脑转移患者能够获益。鞍石生物科技正在开展针对 EGFR 外显子 20 插入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 II 期临床研究(关键性注册临床试验),美国的 I 期临床试验亦同步进行中。 此外,鞍石生物科技的产品管线中还包括一种 II 型 MET 抑制剂 ANS01,其有望克服 I 型 MET 抑制剂单药治疗后的耐药难题。ANS01 已经获得中国及美国临床试验批件,正在中美同步开展 I 期临床试验。 成立至今,鞍石生物科技已获得维梧资本、贝恩资本、春华资本、国投招商、IDG 资本、燕创集团、凯辉基金等机构的投资。 更多详情: 泽辉生物 港股|启动 IPO 据 IPO 早知道消息,泽辉生物(Zephyrm Biotechnologies)计划今年第三季度赴港上市。 成立于 2018 年的泽辉生物是一家专注于干细胞药物研发与生产的生物制药企业,现已建立标准化、现货型、可低成本量产的细胞研发生产基地和干细胞药物质量管理体系。 目前,泽辉生物在人胚干细胞(ESC)与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PSC)两个领域均有布局,核心团队拥有多项从 PSC 分化成不同功能细胞的技术,包括向多巴胺神经元细胞、胰腺细胞、以及 Purkinje 小脑细胞分化的技术。尤其在 ESC 领域,泽辉生物和中国科学院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院于 2019 年 6 月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开发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干细胞药品;同时,泽辉生物已相继建立多能干细胞及其衍生细胞基于 scale-out 和 scale-up 的规模化扩增技术和基于 off-the-shelf 细胞制剂的程序降温技术等工艺平台。 基于产品特性,泽辉生物的产品管线包括半月板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目前缺乏有效治疗手段的疾病治疗产品。其中,CAStem 细胞注射液是泽辉生物自主研发的一种由免疫和基质调节细胞组成的注射类产品,其主要成分为 M 类细胞,由临床级人胚干细胞分化而来。CAStem 细胞注射液与 MSCs 相比,在纯度、均一性、功能等方面有明显优势。 成立至今,泽辉生物已获得中科创星、建信信托、粤科母基金、国科嘉和、中山火炬、贞吉资本、本草资本、陕投成长基金等机构的投资。 更多详情: 本文由公众号 IPO 早知道(ID:ipozaozhidao)整理撰写,如需转载请联系 C 叔↓↓↓ ||| | |||